《別讓衝突毀了家的愛~家庭照顧協議DIY》11/23台中場民眾免費講座
《TOP講座》-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/郭慈安-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專職律師/周信宏
📆時間:108年11月23日(六)14:00-16:00(13:30報到,報名截止日為108年11月22日17:00止)📌地點: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行政大樓12樓國際會議廳(台中市南區建國北路一段110號,大慶院區)。👉報名方式:不限對象,請上網報名 https://reurl.cc/pDxdma☎️聯絡人:0800-507272 范社工(家總保留資格審定權)
《2019信義誠品照顧讀書會10》
不只是孝順,我想好好陪您變老
🌿「老了,我沒用了」,長輩的內疚感要如何解決?
「年紀大了病痛就多,實在不知道這輩子我還有什麼事情沒完成,老天為什麼不把我帶走?我留在這裡,只是子孫的負擔……」
靜軒重述母親的話時,在她重述時,我能感受到她身為女兒的複雜心情。這常常也是身為照顧者的成年子女最常提及的狀態,就是從這些照顧日常當中衍生而來的挫折感。父母自暴自棄、喪失求生意志的樣貌,看在成年子女照顧者的眼裡,是一個巨大的諷刺。這些沮喪的表情,求早點離世的表情,都是不斷在對成年子女照顧者說:「你不用這麼努力!反正我也不想活了。」
說出這種話語的長者,傳遞著一個充滿雙重束縛的矛盾訊息。表面像是害怕造成子女的負擔,聽在孝順的子女耳中,彷彿媽媽在嫌棄自己的照顧不夠好、自己是沒有價值的母親才會如此厭世。尤其對極度付出、想把握最後相處光陰的成年子女照顧者而言,真的是終極的嘲笑,彷彿自己的付出都是沒有意義、沒有價值的。
子女心中想的卻是,如果我的付出可以讓父母收到,那麼為什麼父母不想多活一刻,多留在我身邊一些呢?難道我對父母來講,就是這樣一個沒有價值、沒有生命拉力的角色嗎?爸媽,你這樣想要求死,到底有沒有想過我這個做子女的心情啊?你知道如果我真的放棄你,不但我會被冠上不孝的罪名,我心裡也實在踏不過這一關啊!
🌿身為照顧者的子女,孝順二字是枷鎖還是動力?靜軒母親身體和同年齡的長輩相較,算是不錯,不過年紀畢竟是大了,總會出現一些老化症狀,像是心臟無力、低血壓的現象愈來愈明顯,心悸、喘不過氣的狀況也都愈來愈多。
「這個月才過一半,媽媽已經進出醫院兩次了。每次進醫院,就是那一套程序再重複。還好兩次我都在家,不然我真的不知道媽媽會不會就這樣出事了。」
靜軒是一名公務員,為了就近照顧母親,她請調到家裡附近的區公所上班,因此放棄中央升遷的機會。「這件事還被我媽唸了很久,她每次提起就要唉聲嘆氣,說都是她害我沒辦法有更好的發展……她開始覺得活著本身就是罪惡。」
不少成年照顧者子女坦承在接收到父母這些訊息時,第一個想法是生氣,生氣爸媽怎麼可以沒有求生意志。但往往繼續往下談,會談到更複雜的感受。成年照顧者子女有時也對孝順枷鎖感到厭倦,對反覆進出醫院、長照的付出感到不耐,偶爾也會閃過「如果父母死了也許我可以解脫」的想法。但這些想法多半會被孝順的他們立刻抹去,因為攻擊年邁體弱父母的罪惡感太深刻了,無法細想。父母的話語,剛好挑中了子女的敏感神經,有一部分的生氣,其實是來自於他們對這麼想的自己不能夠諒解。
🌿從照顧者心裡開始,重新定義「老」的概念老,是一個已經被污名太久的概念。古代的社會無論是務農或是放牧,都需要極大的體力,因此老了就不能做粗重的體力活。直到今日,我們的社會結構改變,但卻發現我們對老的想法,仍舊維持在過去,無論是照顧者或是長者自己,都覺得老就意味著退化、退步、沒有生產力、多餘的、沒有用……年輕人也極度的怕老。現況便是,社會上對長者的污名化若一天不能除去,長者就一天無法用其他眼光看自己。
靜軒皺著眉,盯著會談室的盆栽突然說道:「啊!我想起來……外婆好像也是會這樣碎念的人,覺得自己給兒孫添麻煩啊什麼的。」
靜軒說起外婆過世前幾年,進出醫院頻繁,當時媽媽剛接任單位主管,外婆卻經常需要出入醫院,好強的母親不願意妥協醫院和公司兩邊。好在靜軒當時剛升大學,有時間可以到醫院照料外婆。「外婆當時也很自責,就是常說﹃時候到該走就該走了,不要拖時間給兒孫造成麻煩。﹄我還記得,當時媽媽還會因為這樣不開心,覺得外婆不該講喪氣話,跟外婆嘔氣……」靜軒突然明白了母親為什麼會一直這樣碎念。
一方面是看過外婆的處境,從外婆那裡學到了對老化的負面觀感與態度。再者,母親為了努力在職場與家庭照顧間平衡,必須犧牲自己的時間、體力,少了進修與滋養自己的機會。也許,母親看著靜軒,心底的感覺都是可惜。覺得因為自己生病,阻礙了女兒的發展。
🌿照顧者與被照顧者,都需要說出心裡話許多家庭都傳承了這樣對老的想法,以及對待長者與看待孝順的態度。靜軒承襲了母親兩頭燒的方法來表達孝道,承襲了外婆的厭世想法害怕拖累兒女。
面對這樣的狀況,必須先幫助雙方都能看見自己做出的選擇與背後的意義,與需要付上的代價。假如靜軒沒有看見自己被這樣的信念推著走,很容易最後會後悔自己作出的決定,為自己感到可惜。假如母親沒有看見靜軒是出於自由意志的選擇,就會一直內疚在心,認為是自己的錯,是自己老化才會拖累女兒。
彼此都能說出來,都能夠看見,靜軒可以減少一點後悔與生氣的感覺,母親也能夠更理所當然地接受被女兒照顧。而不需要一方懷著怨懟,一方懷著愧疚,兩方彼此誤解,讓照顧變成戰場。本來意圖是想靠近,卻不小心愈來愈遠,積累愈來愈多負面情緒。
「母親的感覺我可以理解,但調離中央這個決定,是我自己做出來的,媽媽其實不用那麼內疚。」
靜軒的話,只對了前面一半,她為她的決定負責,不責怪任何人。但母親的內疚,則是她拿不走的,必須要母親誠實面對自己的情緒,面對老化的正向信念才有可能轉化。
如果你要照顧的長輩像靜軒母親一樣,覺得自己拖累了家人而內疚自責的話,請長者先接受自己有這些情緒。其實有內疚自責的情緒,是很能理解的,因為沒有人希望自己在脫離嬰孩狀態後,還不能獨立自主、需要被照顧。
🌿公平地看待生命,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有高品質的相處面對這樣的狀況,照顧者可以提醒長者去想一想,為什麼親人願意花時間陪伴你、照顧你?是不是因為你們過去有很美好的連結?有很深刻的情感?和你相處,是不是總能在你身上學到圓融、智慧的處世態度?
請長者以這樣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命,就愈不會認為病痛、老化拖住了家人,產生自卑、自責與內疚。陪伴是雙向的,如果兒孫能感受到更多善意、智慧和圓融,自然願意花時間陪伴。
照顧者也可以和長者說明,但如果每次接收到的都是自卑、自責與內疚的回應,久了以後,照顧者也會覺得心累。不能肯定自我價值的生命,也會讓照顧者對長時間照顧的行動感到疑惑。會讓人開始懷疑我這樣付出,是不是對方喜歡的?這樣付出到底有沒有價值?
比起內疚,更該引導長者表達的是感謝。感謝對方願意花時間陪伴你,感謝自己是一個這麼好的人,所以對方願意花時間在你身上。比起罵自己沒用,讓長者與照顧者能擁有高品質的相處時間,才更值得。
♥️歡迎大家來現場一起聆聽分享♥️📖書名:不只是孝順,我想好好陪您變老(四塊玉文創)🎤主講:艾彼(作者)📆時間:11/21(四)20:00pm-21:30pm📌地點:誠品信義店3樓人文書區閱讀者書房 https://goo.gl/2iifAF
📞聯絡電話:02-2585-5171 轉23 陳社工師▶️線上報名: https://goo.gl/forms/yvcCa0yfeQ4nJy5c2💠主辦單位: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、誠品書店
1081020 非洲鼓紓壓活動【鼓動你心】
報名網址:http://bit.ly/2kJEN1W
1081023 新光醫院照顧者活動
報名網址:http://bit.ly/2lHdbu9